当前位置:日月升起名网 >>胎教 >> 胎教究竟是科学还是误导 >> 正文
胎教——胎教究竟是科学还是误导
孩子是爹娘的心头肉。为了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父母多是从孩子零岁前就开始行动了———怀孩子前半年,丈夫就要戒烟戒酒锻炼身体,妻子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就连在酒桌上,“准备要生孩子”这个理由,也成了男性屡试不爽的挡酒词。
妻子怀孕后,有条件的都要进行胎教:音乐胎教、语言胎教、抚摸胎教等不一而足。有人开玩笑说,下一代的竞争,从娘胎里就开始了。
我国最早提出“胎教”一词是在西汉初年,胎教发展至今,已经成了一个产业。然而,有专家对胎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胎儿在子宫里面听到的不是音乐只是声音,“胎教”这个概念提法本身也是不科学的。支持方的专家,则拿出了接受胎教后,培养出12天就能侧翻的超常儿的证据。
日前,保健时报记者深入采访了胎教、产科、儿童教育等各领域的专家,他们对胎教或支持或反对,观点鲜明,举证充分。本报认为:忽视或者回避任何一方的观点,都是对广大读者的不负责。
保健时报采访的专家的稿件,都经过了专家本人的审核,相信已经充分代表了专家们的意见。在文章的篇幅等方面,我们也力求平衡。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选择靠自己。我们相信广大读者在看完本文后,会对胎教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根据自己的认知,做出理智的选择。
胎教的提法是否科学
●正方:现在的胎教一词延用自古代
“胎教一词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万钫教授向记者介绍。
最早的时候,在西汉初年,贾谊在《新书》中就提到“胎教”这两个字。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时候,当时的医书中已经有了“胎教”这一门类,说明胎教已经成了祖国医学的一个门类。南宋时,名医陈自明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中,也有“胎教”的阐述。
古代胎教提出了“慎始”、“外像内感”、“宁静即胎教”等说法。现在看来,这些提法和现代优生学的观念也是基本一致的。和现代医学观念基本一致的还有“慎起居、慎劳作、慎饮食、慎房事、慎用药”等方面。但古代的胎教也有其糟粕的一方面,比如孕妇佩戴美玉,胎儿出生就是上品等。
万钫教授介绍,现代的胎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胎教指的是音乐胎教、语言胎教、抚摸胎教等具体的胎教方法。而广义的胎教指的是孕期保健,即怎样调适母体的内外环境,免除不良刺激。在孕早期主要是趋利避害,孕中期是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孕晚期则是注重自我监护。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泽伦教授认为,现在所谓的胎教实际上是对胎儿生长发育的一个良好的维护与促进,用教育的概念来定义“胎教”,是没有任何生物学基础的。胎教本身不属于教育的范畴。之所以还用“胎教”这一个词,是因为从古至今,广大老百姓都是这样称呼的,因此,就一直延用下来了。
◆反方:“胎教”一词造成老百姓的误解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牛凤岐教授是在国内医学超声界身兼十几项职务的著名专家,声波医用的安全有效性一直是他深为关注的问题。他认为,“胎教”这个词一开始就“叫错了”。“胎教”作为一个术语本身是不科学的,因为胎儿不可教。
“教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其专属的定义,一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二是指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
牛凤岐教授说,作为常识人们都知道,新生的婴儿是没有意识的,跟他(她)说什么都是“白费口舌”。对胎儿更不必说,因为他(她)们不仅没有意识,而且连真正的“听”都不具备,如何“教”法?对“教育”一词,人们有既定的、约定俗成的认识,称“胎教”只会被理解为对胎儿的教育,而这种误解是由提出者和倡导者的误导造成的。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朱宗涵大夫对“胎教”的概念也提出了的疑问,教育的内容应和婴幼儿发育的成熟程度相适应,但“胎儿发育的成熟度决定了它接受不了音乐、语言等教育”。
丁宗一教授则对胎教提出了方法学的考证。丁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
教育属于教育学吗?丁教授说,如果作为教育的一种,胎教应该具有教育学特征,如相关的教材、教法,还要进行相关的考评。但把“胎教”施予
孕妇的时候符合教育学规律吗?明显不是。胎教结束后,有进行相关的考评吗?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没有。如果胎教不属于教育的范畴,作为医学的一类,胎教既没有相应的医学科学分类学特征,也没有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
音乐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正方:胎儿在子宫里可以听到音乐
提到胎教,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音乐胎教,即在孕妇孕期播放一些名曲或孩子喜爱的乐曲磁带,让母亲和胎儿同时欣赏。音乐胎教的方法由来已久,不过,有专家提出了疑问,胎儿在子宫内是否能够听到母体外播放的音乐?这样的音乐胎教是否能够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胎教专家。
北京妇产医院副主任医师游川介绍,早在1998年前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邵道远为解开声音在子宫内的传播之谜,就做过一个人体透声的实验,证明了胎儿在子宫内可以听到音乐。
实验者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肉的周围播放音乐。实验结果发现,从肉里接受到的音乐,高频声音损失比较多,原来比较明朗亮丽的音乐变得比较沉闷。之后,他们又找了四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这样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这两个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两千赫兹以下的声音比较容易保真地传到孕妇腹部里面去,两千赫兹以上的声音损失比较大,所以听起来高频声就弱了,这个声音就发闷了。这个实验就可以证明,音乐是能够传入孕妇体内的。
母亲怀孕6个月之后,胎儿就有了初步的听觉,但声音通过水面时会被反射,那么在充满羊水的子宫里,胎儿是否还能够听到传入母体内的音乐?它们又是如何听到音乐呢?
游川说,邵道远接着做的一个实验解释了这个问题。人的听觉有两个传导系统,一个是气道,一个是骨道。一般来说,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人体的耳膜振动,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传导与反射到脑内的听觉中枢来实现的。而水下芭蕾舞演员在水下,虽然空气当中的声音通过水面时被反射掉了,他们听不到空气当中的声音,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在水下听音乐不是通过耳朵来听,而是通过头盖骨感受到的,这就叫做骨传导,因为水对声音的阻抗和密度与声速相近,所以声波能够引起头盖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内耳经过大脑的分析也就听到声音了。胎儿在子宫内充满羊水的环境里就如同水下芭蕾舞演员在水中一样,他们都是通过骨传导来听音乐的。由此可见,胎儿在子宫里通过骨传导,是可以听到音乐的。
◆反方:胎儿感受到的是声音,而不是音乐
牛凤岐教授认为,目前所谓的“音乐胎教”,其实质是将声波作用于胎儿,人为地影响其成长发育的行为,在专业上应属于医学干预,所用物品包括属于“软件”的乐曲在内都应列为医疗器械,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管。
在相隔一定距离对着孕妇播放音乐时,因为人体组织和空气的声阻抗相差很多,声波撞在孕妇的腹壁上,大部分会被反射回去,进入体内的声音很小。而且在羊水的浸泡下,胎儿不可能以耳听声,至多只有对骨导声的接收。而声音经过孕妇腹壁的吸收衰减,频谱发生改变之后,胎儿所接收到的也不是原来的音乐了。
牛凤岐教授特别强调指出,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或称应力波,是机械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胎儿既然没有意识,不能分辨出所接收到的究竟是乐音还是噪音,则音乐对他(她)就只不过是一种机械干扰。据一些超声科医生反映,在临床检查中,当将“黑白超”转换为“彩超”时,由于后者的声强明显高于前者,胎儿会“一机灵”。这种“一机灵”实际是胎儿对强刺激的本能反映。在所谓“胎教”中,有孕妇感到了胎儿的躁动,这与超声诊断中的胎儿对强刺激的反映是非常相似的,切不可以为这是您的宝宝在“闻乐起舞”,而是在无声地“抗议”。
胎儿能感受声音,但是不能感受音乐。朱宗涵指出,教育的内容是与胎儿、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发育成熟度相适应的,只有当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的发育达到相当水平的时候,才可以感受和应用音乐。现在所谓的给胎儿听音乐的这种胎教,并没有依据表明胎儿是可以感受到的。
朱宗涵说,相反地来说,如果把录音机靠近或者直接贴到孕妇的腹部听音乐,对胎儿的听力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声音通过空气传导与通过固体或液体传导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微弱的心跳的声音我们听不到,但如将耳朵贴在胸壁就能听到。目前我们还没有依据证明,声音通过孕妇的腹壁进入胎儿耳朵的声音有多强,胎儿的听觉是否能耐受这样的声音强度,因此,孕妇根本就没有办法掌握胎儿所听的音乐的音量。
胎教影响的是孕妇还是胎儿
●正方:胎教可陶冶孕妇心情
游川介绍,在今年四月份北京召开的国际妇幼研讨会上,国外有些专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宫内编程,意思是说外界的情况会影响到子宫里胎儿的发育,而且会影响到胎儿长大以后的发育。
比如,1960年我国发生大饥荒,那个年代生下来的孩子先天畸形的比较多。一是因为孕妇的营养问题影响了胎儿的发育,除此之外,饥荒造成的精神压力使孕妇在孕期处于抑郁的精神状况,精神上大的负向的压力(刺激)给胎儿体内造成了先天性的影响。
游川指出,孕妇的心情会影响到肾上腺皮脂激素的分泌。孕妇在抑郁的情况下,肾上腺皮脂激素分泌得比较多,将影响到胎儿的供血,使胎儿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的合成将会受到阻碍,引起胎儿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所以,孕妇的精神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孕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胎儿的发育有好的影响。音乐对孕妇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调节。
“胎教不只是音乐胎教,它包括其它很多方面,比如我们孕期所做的语言胎教、阅读胎教、光照胎教、体育胎教等,实际上就是如何给胎儿做保健,同时加强对孕妇身心的调节。孕妇身心调节好了,对胎儿是一个很好的保健。因此,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现在所说的胎教。”游川指出,孕妇其实是有必要做这种胎儿的保健的,“比如,目前的音乐胎教,我们并不主张孕妇通过在腹部放传感器的方法。
因为通常情况下,孕妇掌握不好音乐的声音大小和听音乐的时间长短。但我们会建议孕妇通过普通的录音机或是音响,选择听一些低频音乐,这样对孕妇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身心调节,孕妇自身的心态比较平和,那么,胎儿出来以后也会比较平和。从我们临床观察来看,接受过很好胎教的孩子出生后会很安静,而孕期心情波动厉害的孕妇,生出来的孩子就比较喜欢哭闹。”
游川说,孕妇不仅可以做音乐胎教,而且还可以进行语言胎教、阅读胎教等,同时,我们还主张“爸爸”也参与进来。因为爸爸的声音是比较低沉的,很容易穿透进去,而且男性的参与对孕妇来说是一个心理上的支持,孕妇心情好了,对胎儿的发育是有影响的。
◆反方:胎教是没有必要的刺激
朱宗涵指出,让孕妇听音乐、朗诵诗歌,对母亲的心情应该是有益处的,但这不是对胎儿的“教育”,不会使儿童更聪明。“胎教”对胎儿的发育会不会有利,目前都没有科学的证据来证明。因此我们不提倡胎教。我们提倡在怀孕期间为胎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它包括良好的营养,避免怀孕期的感染,保障母婴安全,父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不抽烟,不喝酒),母亲良好的心理状态,定期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保健等,这是最重要的。
朱宗涵说,胎儿的发育建立在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更长的一个生物进化的基础上,一个胚胎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学术界称为“程序化”。这个程序经过了几十万年自然的筛选和淘汰优化的过程,没有必要人为地去干预这个过程,去添加额外的刺激。保持胎儿正常发育的环境,让其遵循自然的规律就行。
目前,有些孕妇因为工作的压力等,会产生情绪的波动,我们应该适当地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为母亲缓解这些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这种干预是干预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而不是干预胎儿自然地在宫内发育和成长的过程。
胎教能否促进大脑发育
●正方:胎教促进胎儿大脑细胞发育
刘泽沦指出,有感觉不等于有知觉,知觉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的,是在出生以后才建立的。
胎儿有感觉的时候要给他刺激,日本东京大学对猩猩做实验发现,绝对安静的环境对胎儿的发育不好。一个人智力的优劣与神经元的发育直接关联。因为,脑神经元有一个大的分支称为轴突,有很多小的分支称为树突,两个神经元之间依靠轴突。树突相互接触形成一种叫“突触”的联系,信息就是这样在大脑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
刘泽伦解释说,胎儿能接受声音,通过腹壁抚摸有触觉,这些所谓的听觉、触觉实际上是接受刺激产生了电脉冲。电脉冲在神经细胞里传导时,每个细胞中心往外会延伸树突,使细胞跟细胞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电脉冲的循环途径,产生感觉。如果胎儿没有接受声音或者抚摸的刺激,就没有相应的电脉冲在细胞内的传导,大脑细胞也就不会因此伸展出树突,也就不能形成丰富的大脑细胞之间的联系。
因此,给胎儿进行音乐、触摸、光照刺激都是丰富胎儿环境的一种手段,属于良性的适宜的刺激。这些良性的刺激,会刺激胎儿的感觉器官,引发感觉器官产生电,电在细胞的传导过程中会使胎儿的神经元增多,树突稠密,突触数目增加,将来大脑网络就会丰富,这就有利于大脑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维护和促进。
刘泽伦说,有人曾对小白鼠做过实验。有两只小白鼠,体重一样,营养、饲料一样,但给一组小白鼠丰富的刺激包括声、热、光等,另一组小白鼠不给刺激。两组小白鼠出生以后,对他们进行迷宫实验,将它们同样放在一个只有一个出口的、密封的环境中,它们的表现就不一样。其中没有接受刺激的小白鼠在迷宫里老是记不住方向,会老是在一个地方碰壁,而另外一组小白鼠在碰壁之后就知道不再往相同的地方跑,并且接受刺激的小白鼠最终走出了迷宫。后来,将这两只小白鼠解剖了以后发现,碰壁之后知道转换方向的小白鼠就是孕育期间受到刺激较多,生存环境丰富的小白鼠,它的脑细胞丰富,树突较多。
刘泽伦认为,过去人们提到营养不好会使脑细胞数量减少,造成智力低下,身体痴呆,现在一般孕妇不会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但大脑细胞树突的多少和形成联系的多少对大脑网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反方:胎教是否促进胎儿大脑发育还需科学论证
音乐胎教对孕妇甚至是胎儿是否有用,究竟有多大的用处,需要一个科学的论证。丁宗一教授指出,一个科学的、严谨的论证过程首先要经过设计实验,然后找出处理数据的统计学方法,最后明确它所验证的因果关系。从80年代初提出胎教至今,已有20多年,但这期间,所谓的一些胎教的专家很多只是通过没有严格设计的观察得出结论,没有合格的研究报告,也没有在国家权威医学杂志上以论著的形式发表。这样看到的效果并不足以证明那就是真正存在的现象。这里必须经过严格的因果关系论证。也就是说,别人(包括世界不同地区的研究人员)再重复你介绍的方法时,也同样获取了类似的数据,它所呈现的那些规律要经受时间、空间的考验。
丁宗一说,一般来讲,医学中的理论、技术和药品,要用于人类,首先必须经过动物实验,在没有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临床的3期验证,证明有无毒副作用,最后才可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有关部门的批准。如果没有经过这样一个严格的过程而直接用于人,也是违反医师道德法则的。
丁宗一指出,研究胎教的人所介绍的国外材料大多没有具体文献,他们的宣传材料中往往用“国外有资料表明”的字样一带而过。事实上,严肃科学研究的结果,必须在国际或国内权威学术杂志以论著形式发表,才可被引用。其用来论证的数据应该有严格的定义和解释。
进行音乐胎教,所选取乐曲的入选标准是什么?音量应该是多大?进行抚摸胎教,所用的抚摸的力度又是多大?这些都应有一个明确的、可度量、可重复的数据。有些胎教专家指出,音乐胎教的音量和抚摸胎教的力度应该是适中的,那么,这个适中又应该如何去衡量?其正常值是多少?是怎样制定的?何时颁布的?是按某一年龄孩子的标准?还是成人的标准?
丁宗一还指出,目前从事胎教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大多是妇产科的临床医生,按照我国医师法规定,行医者必须是职业医师,他所采用的方法要经过科学的论证。但实际上,现在从事胎教的人并没有胎教的医师执照。如果将胎教归于妇产科,妇产科里是否包括胎教的技术呢?这都需要科学的论证。
什么是超常儿
●正方:接受科学胎教的孕妇生出超常儿
马诺然出生在北京一个公务员的家庭,她出生后12天做了一个90度的侧翻。按照孩子体格和神经发育,一般来说,只有3个月以后的孩子才能翻身。当时,马诺然的父母和医生都认为,孩子的翻身是偶然的,但马诺然在满月那天,又做了一次90度的侧翻。小儿科的医生检测她的体格,评价她的神经,都反映她的神经功能是超常的。
北京电视台的李燕接受了儿童早期发展的教育计划之后,也生了一个超常孩子。孩子在8个月大的时候,爷爷抱他出去玩,听到别人喊“擦油烟机”,孩子就能学着叫“擦油烟机”。在电梯里,碰到一个老人,孩子叫她奶奶,人家没理他,孩子生气了,就“踢”了老人一脚。
刘泽伦介绍说,这些生出超常孩子的家长,在孕期都接受过正规的儿童早期发展培训,他们通过营养以及音乐、抚摸等方面的刺激给胎儿的发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使胎儿的灵敏度高,肌肉力量强壮,因此他们抬头、行走、爬行、语言等要比没有接受音乐、抚摸刺激的孩子早。
早在1996年,刘泽沦曾做了一个“胎儿大脑促进方案临床实验”。选择了220位年龄在25~31岁、妊娠期无妊娠中毒症或任何疾病、孕第一胎的孕妇。从孕12周起,全部经检测并控制血微量元素(铁、钙、锌、铜、碘)在正常值。220人都获得充足和完善的蛋白质饮食,其中69人从孕16周起至分娩,餐后吃DHa。从孕24周起直到孕38周,这220名孕妇每晚给胎儿听胎教音乐;用手轻触轻叩胎儿躯体;用手电紧贴腹壁向宫内照光,并在胎儿出生后做新生儿20项行为的神经测评。
结果发现,在胎儿的视听定向反应(看脸或红球时,眼睛和头的追随转动;听到“格格”声时,头转向声源一侧)、颈肌主动肌张力(头竖立)等指标中,胎教组和“胎教+DHa”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头竖立时间长短的比较中,吃DHa的胎教组还明显优于不吃DHa的胎教组。这说明该实验对胎儿施加的声、光、触摸等环境刺激,能促进胎儿大脑发育,而DHa的增补,更有利于胎儿大脑神经元的发育和成熟。
◆反方:小孩12天侧翻并不能证明什么
朱宗涵指出,我们在对婴幼儿心理行为、认知发育不太了解的时候,曾经把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育列为儿童早期发育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现在的研究证明,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个体的差异是很大的,早几个月走路和晚几个月走路的小孩,长大之后在走路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并不是说早走路的小孩将来就会成为长跑运动员。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比别的孩子会说话要晚很多,但这对他后来的智力发育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他最终还是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对孕妇对胎儿进行语言胎教,朱宗涵也认为缺乏科学依据。他说,胎儿的父母亲天天在说话,如果说胎儿能感知,这么多的语言刺激还不够吗!
朱宗涵指出,目前,人们总是只用“均数”这个单一的办法来评价一个小孩,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导。这会忽略了很多正常的个体差异,使人们在确定“孩子是正常的差别还是异常的差别,是永久的损害还是暂时的问题”带来了很多混淆和困难。所以单靠一两个指标是不能衡量一个小孩发育的水平的,对孩子需要综合的评价,要重视个体发育的“速率”,即纵向发展。